服务项目

联系我们

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

15871387897 如果有任何疑问和问题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! 查看联系方式 >>
《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》--人工降排地下水施工技术
发布时间:2022-04-05 17:50:57    浏览次数:381

 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基坑,会遇到地下水问题,如基坑内的地下水不能及时排除,不但土方开挖困难,而且易造成边坡失稳、流沙、管涌等破坏现象,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,因此在基坑施工时必须做好降排水措施。

       基坑开挖深度浅,基坑涌水量不大时,可采用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的方法。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时,一般可采用井点降水。

        一、明沟、集水井排水

      (1)明沟、集水井排水是指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,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--50m设置集水井,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,然后用水泵将其排除坑基外。

      (2)排水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0.4m以外,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不应小于0.5m。排水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.3~0.4m,集水井底面应比明沟底面低0.5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,以保持水流畅通。

      (3)用水泵从集水井排水,常用水泵有潜水泵、离心式水泵和泥浆泵。

      (4)集水明排的作用是:收集外排坑底、坑壁渗出的地下水;收集外排将雨形成的基坑内、外地表水;收集外排基坑内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。

       二、降水

       降水即在基坑土方开挖之前,用真空(轻型)井点、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,用不断抽水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,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。

     (1)基坑降水应编制降水施工方案,其主要内容为:井点降水方法;井点管长度、构造和数量;降水设备的型号和数量;井点系统布置图;井孔施工方法及设备;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;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评估及预防措施等。

     (2)降水设备的管道、部件和附件等,在组装前必须经过检查和清洗。滤管在运输、装卸和堆放时应防止损坏滤网。

     (3)井孔应垂直,孔径上下一致。井点管应居于井孔中心,滤管不得紧靠井孔壁或插入淤泥中,滤料应干净、分布均匀。

     (4)井点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转,全面检查管路接头、出水状况和机械运转情况。一般开始出水混浊,经一定时间后出水应逐渐变清,对长期出水混浊的井点应予以停闭或更换。

      (5)降水系统运转工程中应随时观察观测孔中的水位。

    (6)坑基内明排水应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,排水沟纵坡宜控制在1‰~2‰。

     (7)降水施工完毕,根据结构施工情况和土方回填速度,陆续关闭和逐根拔出井点管、土中所留孔洞应立即用砂土填实。

     (8)如基坑坑底进行压密注浆加固时,要待注浆初凝后再进行降水施工。

       三、为防止或减少降水影响周围环境的技术措施

      为防止或减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,避免产生过大的地面沉降,可采取下列一些技术措施:

       (1)采用回灌技术。在降水井点和要保护的建(构)筑物之间打设一排井点 ,在降水井点抽水的同时,通过回灌井点向土层内灌入一定数量的水(可用降水井点 抽出的水),行成一道隔水帷幕,从未阻止或减少回灌井点外侧被保护的建(构)筑物地下的地下水流失,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,防止因降水增加而引起地面沉降。

       采用回灌井点时,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的距离不宜小于6m。回灌井点的间距应根据降水井点的间距和被保护建(构)筑物的平面位置确定。

       (2)采用砂沟、砂井回灌。在降水井点与被保护建(构)筑物之间设置砂井作为回灌井,沿砂井布置一道砂沟,将降水井点抽出的水,适时、适量排入砂沟,再经砂井回灌到地下。

       回灌砂井的灌砂量,应取井孔体积的95%,填料宜采用含泥量不大于3%、不均匀系数3~5之间的纯净中粗砂。

      (3)减缓降水速度。在砂质粉土中降水影响范围可达80m以上,降水曲线较平缓,为此可将井点管加长,减缓降水速度,防止产生过大的沉降,亦可在井点系统降水过程中,调小离心泵阀,减缓抽水速度,还可在邻近被保护建(构)筑物一侧,将井点管间距加大,必要时甚至暂停抽水。

上一篇: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下一篇:《建筑产品选用技术》--渗透反应粘高分子湿 铺防水卷材

联系方式 / contact

15871387897

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3号

有任何疑问请留言

在线留言

产品资料下载中心